
巢县,也就是今天的巢湖市,位于安徽省中部,古称“居巢”“南巢”实盘配资网眼查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。1938年4月30日,巢县被日军占领。
本组照片由日本摄影师岗村次郎拍摄,他于1941年来到巢湖,记录了大量历史影像。为了让历史更直观,小编对这些照片进行了清晰化和上色处理。照片中,挂着相机的就是岗村次郎,他身后是当年日军在巢县设立的兵营,哨兵手持步枪站岗,草堆后还能看到日军设立的邮政所。
巢县的文昌阁最初建在卧牛山顶,清末时迁至天河边。文昌阁是一座六角三层、翘角飞檐的楼阁,阁内供奉文曲星塑像。但可惜的是,这座精美楼阁在1957年前后被拆除,如今已在卧牛山原址上重建。
展开剩余74%巢县古城始建于元末,最初是土城,明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改建为砖城。古城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,分别是朝阳门、迎薰门、滨湖门和拱极门。照片中可见一名日军与当地父子三人在城墙下合影。
还有几位当地商人和一名伪警察站在建筑前,当时巢县属于安庆道第五专区,因此门口挂着“巢县第五专区”的牌子。街头墙壁上贴满了各种标语,如“庆祝大日本陆海空军奇袭马来半岛成功”“庆祝大日本皇军对英美宣战大胜”等。这些标语由汉奸组织中国安清总会巢县分会和民众教育馆制作,强行庆祝日军在南洋的胜利,也欢迎汪伪军官沈席儒。
为了庆祝,日伪汉奸强迫巢县百姓上街游行,大人小孩齐聚街头,人群中混杂着日本士兵和汉奸。照片中这些人都是沈席儒的部下。汪伪第一方面军第六师由地方杂牌部队和地主武装组成,总部设在巢县。他们与驻扎的日军狼狈为奸,除了镇压抗日志士,还横行乡里、欺压百姓。值得庆幸的是,沈席儒于1951年4月29日在蚌埠被枪决。
巢县因环抱巢湖而得名。照片中,一条日本运输船停靠在湖边,船上载着东洋马和一些士兵。伪军和日军站在湖上的船上,眺望湖心的姥山岛——巢湖最大岛屿,上面有明崇祯四年(1631年)建的文峰塔。
湖边的寺庙是著名的中庙,又称圣姥庙、忠庙,因位于巢州和庐州之间而得名。中庙靠近湖边,有“湖天第一胜境”的美誉,因此驻有日军,并配备专门卫生员。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(239年),香火旺盛,但巢湖沦陷后,日军驻守香火中断,为防抗日武装袭击,在门前堆起沙包工事。
照片中还展示了龟山塔,当年为巢县“八大景致”之一,始建于明初,已有六百多年历史。崇祯年间上两层被雷击毁坏,道光年间修复成七层。龟山风景秀丽,日本人看准了这里的风水优势,在山上建了陆军疗养所,龟山塔附近经常能看到穿病号服的日军士兵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深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